
当前,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,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汽车产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任务。7月15日,作为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,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。这场以“新质引领 智创未来”为主题的行业盛会,聚集了政产学研界的专家学者,共同探索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的新路径、新模式,加快国际化交流合作步伐,以改革创新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春达,吉林省商务厅副厅长张贵刚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,长春市贸促会会长陈德智,百瑞国际会展集团董事长韩葆霜等出席会议。
这一观点为行业技术发展划出清晰路径:智能与安全必须“双向奔赴”,缺一不可。
“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‘健身房’。”论坛上,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分享了法雷奥集团CEO的感悟。他解释道,法雷奥集团在中国将继续加大投资,“这是因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,在中国训练可以使得我们具有创新的技术、有竞争力,就像奥运会的运动员一样,更强、更快、更好”。而这背后,是中国汽车技术的全球输出能力日益增强。顾剑民强调,技术背后其实就是人才,汽车领域的人才,尤其是软件的人才。他提到,最近几年软件定义汽车,包括汽车行业也从互联网行业、IT行业转移了很多软件人才的需求,所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软件行业人才提供的市场。
哈尔滨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、国家卓越工程师、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认为,长春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,可从以下方面着力:要强化产业新生态的培育,充分发挥整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厂商的集聚带动作用,通过产业链协同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发展,持续提升产业综合支撑能力;在智能化转型上,长春拥有吉林大学、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大校大所的科研优势,但在芯片等新兴产业发展上仍需加强,需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投入,完善“研发-转化-量产”的产业生态闭环,以技术突破巩固竞争优势。同时,他还强调,要平衡自主创新与全球合作。在坚持自主可控发展主线的同时,应积极融入全球汽车产业创新网络,通过开放合作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,实现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双重提升。
这场思想盛宴不仅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蓬勃生机,更勾勒出未来发展的清晰路径。从技术创新到生态构建,从本土突破到全球布局,中国汽车产业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,在智能化浪潮中破浪前行。长春这座承载着汽车梦想的城市,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变革,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新赛道上加速前行,让“汽车城” 的名片在智能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(来源:长春政事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