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盛夏热浪中,中国汽车产业的“风向标”再度高扬!7月12日至21日,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盛大启幕。本届汽博会以“新质领跑未来”为主题,不仅汇聚全球主流车企与新锐品牌同台争锋,更以其前瞻视角,清晰勾勒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澎湃浪潮。这里,智能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,锚定着人类出行的崭新蓝图。
行业共识已然明晰:“电动化是上半场,智能化是下半场”。当前,竞争焦点正疾速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。以比亚迪、鸿蒙智行为首的国内品牌率先点燃“智驾战火”,大众、丰田、奔驰、宝马等国际巨头亦加速拥抱本土科技力量,合力攻坚智能座舱与高阶驾驶辅助系统。麦肯锡最新报告揭示:全球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将在2027年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。而中国,凭借47%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与57.3%的L2级智驾新车覆盖率,正崛起为这场变革的核心主战场。智能化,已成为驱动产业裂变的核心引擎。
长春汽博会俨然化身为车企秀出智能科技肌肉的竞技场:鸿蒙智行以“人机共驾”为核,其乾崑智驾系统与鸿蒙座舱引领现场体验风潮;比亚迪在室外的“智能化街区”大放异彩,全球首发千伏架构闪充、天神之眼智驾、车载无人机、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黑科技悉数亮相,覆盖智能驾驶、整车智能、智能座舱三大领域,引爆观众惊不已;蔚来ET9搭载的天行全主动悬架系统惊艳全场,昭示着未来底盘技术的无限可能;宝马打造中国专属智能驾驶方案,从座舱到驾控全面AI化,实现全场景无忧出行;奥迪则借力华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,显著提升新车竞争力。可以说,国产新能源与传统豪强同台发力,生动印证着“拥抱智能科技”已是全行业的共同命题与必然选择。
前景广阔:据中研普华最新发布的《2025-2030年智慧交通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》显示,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已达8560亿元,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稳超18%,正崛起为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。